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1262)
- Nov 18 Fri 2022 18:14
新/蔣萬安辭立委 中選會:「這天」補選
- Nov 16 Wed 2022 01:00
30字頭不遠了?台幣早盤再升快1角
- Nov 16 Wed 2022 00:48
「動物性、植物性蛋白質」都要吃 營養師來解惑
- Nov 15 Tue 2022 22:20
外資3天買超台股逾1200億 央行防守新台幣回31.1元
金融市場上有股神之稱的美國億萬富豪巴菲特,旗下公司認買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(ADR),台股今天(15日)在台積電大展身手下,終場大漲371點,漲幅2.62%,收14546點,逼近半年線。至於外資在台股3個交易日,就大幅買超新台幣逾1200億,由於熱錢不斷匯入,新台幣兌美元匯價強升至31元附近,央行防守,新台幣今天收盤小升1.1分,收31.105元,續創2 個月新高。
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走軟,美元觸頂回落,資金大舉返回股市,外資上周就開始陸續買超台北股市,在美國CPI數據公布後,外資在台股的買超幅度加大,15日在台股又買超348億,累計3天就買超逾1200億。
- Nov 15 Tue 2022 21:29
魔獸打球主場涉貪瀆?國體大怒駁館長
- Nov 14 Mon 2022 12:57
日盛金下櫃了還有7萬股東 股票沒賣該怎麼處理?一招領回萬七
國內首樁金金併今(11)日是合併基準日,富邦金(2881)完成合併日盛金(5820)後,國內金控正式從15家變成14家,少了一家,不過據集保結算所統計,日盛金尚有7萬多名股東,剩下的股票沒有賣只能留做紀念嗎?其實不用怕。櫃買中心交易部主管表示,只要用「轉換對價」以每股11.71元賣給富邦金即可,一張股票可以領回1萬1710元現金,千萬別當壁紙了。
- Nov 14 Mon 2022 11:23
郭泓志痛哭:很想拿一勝送給她⋯《全明星》林玉書退賽吐真心話「想繼續留下來」
- Nov 12 Sat 2022 02:12
口罩鬆綁3要件! 低於「上升起點」1週15萬例以下
今(11)天本土新增20269例,比上周同期降幅達26.4%,疫情仍穩定趨緩但口罩令鬆綁還沒公佈,現在還要再觀察3大指標,其中確診數要低於這波疫情的上升起點,也就是單週15萬例以下,但上周確診數來到20.4萬例,距離口罩第一階段鬆綁,還有段距離。
- Nov 12 Sat 2022 02:03
突刪光IG留全黑圖 李毓芬嚇壞粉絲
- Nov 11 Fri 2022 22:06
安森美將赴慕尼黑電子展 大秀新技術
安森美(onsemi,納斯達克股票代碼:ON)將在德國慕尼黑電子展(electronica)展示並演示其最新創新,其中許多應用都是基於碳化矽(SiC)。安森美憑藉端對端的SiC供應鏈,從量產晶錠到一流的整合模塊和分離式封裝解決方案,為客戶提供他們所信賴的供應保證。
其中一個關鍵演示將以創新的Top-Cool MOSFET為特色,這是為簡化馬達控制和DC-DC轉換等具挑戰應用的熱設計而開發的。這七款新元件採用LFPAK封裝,尺寸僅為5mmx7mm,具有15mm2的熱阻焊墊,可以將熱量直接散發到散熱器上,而不是透過印刷電路板(PCB)散熱。這可以使PCB溫度降低,從而提高整個系統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。這新概念實現了簡化的熱設計,並做到系統級節省成本。
- Nov 11 Fri 2022 21:36
女星挑戰孤獨等級表!自揭脾氣火爆
- Nov 09 Wed 2022 16:33
每15個孩子就有1人遲緩 醫籲把握3歲前治療黃金期
- Nov 08 Tue 2022 08:44
醫療無界限!看科技力如何突破時地限制,「遠距醫療」照護你我的健康
過去幾年,新冠疫情(COVID-19)的陰霾壟罩全球,不只造成社會互動模式鉅變,也促成強勁的數位轉型浪潮,推進我國公私部門的數位轉型進程,在遠距醫療方面更是有所進展。
遠距診療的開放讓偏鄉地區的民眾有機會獲得更多樣的醫療服務;搭配全程都會有醫師及專人陪伴的「會診模式」,民眾就只要到衛生所掛號、申請遠距診療,就能在鄰近的衛生所完成看診過程,結束後也可以在原地批價、領藥,免去舟車勞頓與掛號等待的時間。
- Nov 08 Tue 2022 08:31
挺孕肚報喜!《星光》林宜融消失多年近況曝 現在變成老師
- Nov 07 Mon 2022 00:42
為何男性會得「女乳症」?醫揭3病因1風險
- Nov 07 Mon 2022 00:02
台南就業中心8日13家廠商聯合徵才最高薪資65K
- Nov 06 Sun 2022 22:43
貼心準備限定小卡 Apink小分隊「CHOBOM」台灣見面會13日開賣
- Nov 06 Sun 2022 22:21
父母需關注孩子的「心理氣質」!心理學家:兒童氣質與青春期焦慮、成年期憂鬱有關
根據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(UTD)一項最新的腦影像學研究,確定了與「兒童氣質」和神經發育相關的早期風險因素,可以預測他們是否會在青春期或成年期罹患焦慮症和憂鬱症。
- Nov 04 Fri 2022 15:13
姊姊罹患罕病發展遲緩 妹:我永遠保護她
- Nov 04 Fri 2022 15:07
楊繡惠再拋震撼彈宣布息影! 幕後原因竟是《綜藝新時代》浩翔超拍謝